1912年,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这种‘伟大’主要通过三个进步性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下列不属于“进步的历史进程”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巨大增长 | B.殖民体系的瓦解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D.两极格局的形成 |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实行粮食税 |
C.建立集体农庄 | D.实行义务交售制 |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中国1912年《临时约法》 |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
古希腊存在多神崇拜,就连众神之主的宙斯在人们心中也没有无上权威,这说明古希腊
A.思想自由 | B.经济发达 | C.政治稳定 | D.制度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