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

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

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

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A.

《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

《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

《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

《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

皇权旁落

B.

相权转移

C.

地方权力削弱

D.

行政效率降低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1968年,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成立,该组织在成立初期规定,“发达”和“不发达”成员国分别在5年和10年内取消其他成员国的进口税。这说明该组织(

A.

具有反殖民主义性质

B.

打破两极格局的束缚

C.

主张成员国公平合作

D.

提倡资本全球化流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