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该故事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 )
A.广泛性 | B.盲目性 | C.随意性 | D.公正性 |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从中可知()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 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A.抗日战争 | B.北伐战争 |
C.解放战争 | D.三元里抗英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
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 B.防止吏治腐败 |
C.杜绝地方割据 | D.加强中央集权 |
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 |
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 |
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 |
D.明朝内阁是中央级行政机构,但始终无法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