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这些措施”指的是
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
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④推行以工代赈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
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 | B.汉代贫苦百姓通过经商致富 |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 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 |
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
A.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
B.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 |
C.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
D.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 |
“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又)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D.“中国”一词在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