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
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
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西安 | B.重庆 | C.上海 | D.北京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
C.明朝的朝贡贸易 |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