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
B.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
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
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