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

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C.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 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丹麦奥尔堡大学教授李形在《共产党宣言预见到了今天》中写道:“目前,金融危机笼罩全球,在欧洲一些国家流行起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总结性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弊病所在——规律性的贪婪和无止境的扩张最终导致自取灭亡。”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无止境的扩张”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的贪婪 B.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
C.资产阶级政权的支持 D.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