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记者奔赴全国各地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街头访问。下面是一部分人在回答记者时给出的答案。
甲:每天都能买到便宜的、放心的肉和菜,就是幸福。
乙:个人收入稳定增长、差距合理,就是幸福。
丙:顺利找到稳定的工作,最好轻松点,就是幸福。
(1)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国家应该如何让百姓幸福。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依据。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在今年上海市人大会议开幕前,市人大首度公开人代会34位旁听市民的手机,全城老百姓的各种呼声诉求纷至沓来。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
(1)我国正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海市人大的这项“制度创新”属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什么建设?
(2)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渠道有多种,市民旁听人大会议属于哪一种?
(3)上海市人大的这项“制度创新”对老百姓具有什么作用?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
(1)国家旅游局确定2010年为“中国年”。
(2)最近,上海市全体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全市人民要当好世博东道主。请你就如何当好世博东道主列举一个方面,并简述理由。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之上,称为“非洲之角”。 1960年索马里独立。80年代以后,索马里的经济开始下滑,招致一些部族的不满。 从1988年5月起,索马里开始了长达6年的内战,全国陷入了部族割据混战和四分五裂的状态,贫困和战乱使不少人加入了海盗行列。
1994年3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主持下,索马里成立过渡政府。由于索马里过渡政府一直未能控制国内局势,2006年2月以来,索马里的教派武装和军阀联盟冲突不断,海盗在2007年再度活跃起来,在打劫外国商船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8年7月20日至今,他们已经成功劫持至少16艘外国船只,其中一些船支付的赎金高达每艘200万美元。
中国商船也常遭索马里海盗的袭击,为了维护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响应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我国三艘军舰于2008年12月26日正式从海南三亚启航奔赴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1)材料体现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2)对我国的这次护航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同反映,有的国家对中国的行动表示欢迎,有的则借机散布“中国威胁论”,对我国行动说三道四。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你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17分)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将两岸关系推进到“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话指出:30年来,我们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们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韩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材料二:讲话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一时不等于“台独”意识。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30年来对台政策的调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某校高三(1)班同学就此开展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探究:
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导致气候异常,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以及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被完全破坏。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同学们查阅资料中的信息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启示。
解读生活:
同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根据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而发达国家只会下降30%---40%。中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该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一个基本前提。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既要承担共同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在环境恶化成因中所起作用不同,对承担的责任又要有所区别。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的。
建言献策:
“中国给世界一个绿色信心”。胡锦涛在山东大唐东营风力发电项目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希望企业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为做大做强风电产业、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挥更大作用。
(3)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抢抓到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