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光能否发生反射? |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
(3)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
(4)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光的反射光路是可逆的,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小明利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金属块挂在弹
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
现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来做“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将A、B两烧瓶的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接入电路,其目的是控制相等.
(2)随着时间增加,两瓶中煤油温度都逐渐上升,说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3)已知镍铬合金丝比锰铜合金丝的电阻大,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快(填A或B).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通电时间一定,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4)另一个同学指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请你将小明的结论补充完整:.
(1)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①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弹开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②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达到探究目的.
(选填“能”或“不能”)
③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彻底消失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的,理由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②一段时间过后,蜡烛燃烧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移动.
③若在蜡烛和凸透镜的中间给凸透镜戴上一片“近视眼镜”,则只要将光屏向(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1)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是:;
(2)实验改进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平衡现象,若使卡片在图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将通过或方法实现.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与其他同学得出的F1 l1=F2 l2并不相符.小明的问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