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G,按图甲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 实验中拉动钩码上升时应____________拉动测力计;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 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J. (3) 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图甲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4) 同组的小华多用了一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了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相同的钩码时,发现更省力,那么用小华的方法测出的机械效率比小强的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小明在学校的分组试验中很快完成了探究杠杆平衡规律的实验,这时他忽然想到,如果杠杆两边挂的不止一个东西呢,会有什么新的规律,公式会怎么修改呢,请你提出猜想,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包括猜想、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表格等。
将一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请你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测量出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亮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次数 |
接触面材料 |
压力(N) |
拉力(N) |
| 1 |
木板与木板 |
5 |
1.0 |
| 2 |
木板与木板 |
7 |
1.4 |
| 3 |
木板与木板 |
9 |
1.8 |
| 4 |
木板与棉布 |
7 |
2.6 |
| 5 |
木板与毛巾 |
7 |
3.5 |
(1)对比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对比2、4、5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3)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4)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和。
小红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5- 7所示的
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本题9分)
| 拉力/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40 |
| 指针的位置/cm |
2 |
3 |
4 |
5 |
6 |
7 |
7.5 |
7.5 |
(1)分析实验数据,写出你能得到的结论。
(2)举出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实例。
观察图5-6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
(1)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
(2)图中的字母“N”表示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是否需要校零?___________
(4)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测量10N的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5)如果用4.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