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
其一: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二:韩非子曰: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请回答:
(1) 孔子和韩非子分别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2) 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 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居主导地位,为什么?(2分)
简答题:(共5分)
诸子百家频道开设了一些栏目,请为主持人老子、墨子、孟子、韩非、孙武来安排他们所擅长的栏目并说明理由。
(1)《人与自然》:主持人______
(2)《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_
(3)《爱心世界》:主持人______
(4)《法制时空》:主持人______
(5)《哲学论坛》:主持人______
连江某中学七年级(1)班召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班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搜集资料,制成以下卡片,以供辩论双方使用。(共12分)
请你为辩论双方选择正确的卡片(写出序号即可)。
正方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反方观点:秦始皇是“暴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如图,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孔子。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国人把他誉为“万世师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至少写出三项)(4)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哪一部书籍来了解他的言论?
(5)他的儒学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诸侯需要对周天子实行什么义务?
(3)根据材料一,这个制度的实行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二,分析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以及东周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4)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