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运输,说明铝与浓硝酸常温下不反应 |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
B.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完成燃烧生成3molH2O |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
D.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1-丙醇、甲苯和硝基苯 |
B.用燃烧法鉴别甲醇、苯和四氯化碳 |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
D.用溴水鉴别乙苯、苯酚、环己烷和乙醇 |
分子式为C3H7OCl的有机物中含有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要检验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
B.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
C.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D.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①苯、浓溴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②乙醇和30%的硫酸共热到170℃制乙烯
③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分液得到纯净的苯
④敞口久置的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制乙炔
⑤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⑥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A.②④⑥ | B.①③⑤ | C.①②④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