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先后加入试剂A、B时所得沉淀物质的量y(mol) 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图。开始滴加6mL试剂A后继续滴加A若干,之后改滴试剂B。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A可能是NaOH,B可能是盐酸,且2 c(A)=c(B)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2∶7
C.A可能是Ba(OH)2,B可能是硫酸,且c(A)=2c(B)
D.若A和B均为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则滴加7mL试剂A后改滴试剂B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70%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 | B.萃取、蒸馏、分液 |
C.分液、萃取、蒸馏 | D.蒸馏、萃取、分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的Zn片,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始终相同 |
B.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
C.醋酸钠溶液中存在反应:CH3COONa+H2O=CH3COOH+NaOH |
D.在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后溶液呈中性则c(NH4+)=c(Cl-) |
常温下,向l00mL 0.01mol/L 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MOH溶液,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为一元强酸,MOH为一元强碱 |
B.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
C.K点所示溶液中c(A-)>c(M+) |
D.K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MOH)+c(M+)=0.01mol/L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HCO3-、Al3+
②pH=11的溶液中:Na+、Ba2+、AlO2-、OH-
③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1的溶液中:Mg2+、NH4+、HCO3-、S2-
④加入Al放出H2的溶液中:Cu2+、NH4+、Cl-、NO3-
⑤无色溶液中:K+、Na+、CO32-、SO42-
⑥酸性溶液中:Ca2+、NO3-、Cl-、I-
A.①④ | B.④⑥ | C.②⑤ | D.②③ |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 CuS、CdS、PbS |
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 |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 |
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