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碘液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此判断样品甲、乙、丙、丁依次是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
甲 |
乙 |
丙 |
丁 |
|
四种样品各取1 mL,分别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
不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三氯乙酸3~4滴后观察 |
浑浊 |
无变化 |
浑浊 |
无变化 |
再取丙、丁样品各l mL混合,37℃保温10 min,加碘液3~4滴后观察 |
|
不变蓝 |
A.清水、淀粉、蛋白酶、淀粉酶
B.淀粉酶、清水、蛋白酶、淀粉
C.淀粉酶、蛋白酶、清水、淀粉
D.蛋白酶、清水、淀粉酶、淀粉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需要加一些盐,下列哪项不是盐的作用 ( )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C.调制腐乳的口味 |
D.主要增加腐乳的重量,获取更多的利润 |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 )
A.肽酶和麦芽糖酶 | B.蛋白酶和淀粉酶 |
C.脂肪酶和淀粉酶 | D.蛋白酶和脂肪酶 |
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
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 )
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
B.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红色的 |
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
D.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
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
A.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
C.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
D.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