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提高某作物的耐盐性,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耐盐基因R导入受体细胞,经筛选和培养获得若干单拷贝(体细胞中只有1个耐盐基因)转基因耐盐植株,其中3株能在中盐浓度条件下开花结实。若对其中1株(甲)自交后代进行耐盐性检测,结果为耐高盐25株、耐中盐49株、不耐盐26株。
请回答:
(1)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过程中,目的基因与质粒经相应的      切割,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      。通常根据质粒中设计的抗生素      ,在培养基中添加该种抗生素筛选转化细胞,再进行目的基因等的鉴定。
(2)甲自交后代中耐盐性状的分离比与单基因     遗传的性状分离比相同。由此推测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耐盐基因已整合到细胞核中的     上。该基因的转录产物经加工成为      ,再转移到      中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甲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用R+表示有耐盐基因,R-表示无耐盐基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研人员对温室大棚内栽种的油桃进行了相关研究:

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乙图曲线1、2分别表示植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丙图表示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曲线。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图分析:
①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导致吸收光能少;从暗反应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嫩叶呈折叠状,气孔开度少、_____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少。
②CD段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______;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温度达到_______时,植物就不能生长。
(3)由丙图分析
①7-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此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
②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间是时,两个大棚同时通风的时间是时。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获得转基因小鼠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培养的细胞应取自囊胚的
(2)过程②中,提取的DNA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需用试剂鉴定,基因转入前需要先构建,其目的是
(3)过程③称为。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
(4)过程④所使用的是技术,进行该操作前需要对受体雌鼠进行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生产中常用以下三种途径获得,流程如下图:

(1)图中①表示过程;过程②一般采用酶解法,常用处理愈伤组织;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通常会加入琼脂,其作用是
(2)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可以为酵母菌R提供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过程③表示;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方式加热,目的是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要用作为对照。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之间。
(2)乙图中A属于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
(3)乙图中所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4)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一对灰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有一只黄色雄鼠。分析认为,鼠毛变黄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也可能是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1)为探究该黄鼠出现的原因,用上述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交配,得到多窝正常存活子代。根据结果,推断结论:
(2)如果每窝子代中黄鼠与灰鼠比例均为,则可推测黄色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结果。在此情况下若一对灰鼠同时产下多只黄色小鼠,可能的原因是。假如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则该黄鼠与其子代中黄鼠杂交,得到的黄鼠与灰鼠的比例为
(3)如果黄色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不同窝子代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黄鼠与灰鼠比例是,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为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