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购买和阅读书籍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 )
A.物质消费 | B.服务消费 | C.生活资料消费 | D.发展资料消费 |
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 B.事物的运动变化 |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 |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
中国证券网报道美国在汇率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施压人民币升值是错误时机选择的错误政策。这说明这种错误政策
A.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B.其制定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了意识的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 |
C.没有做到客观应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④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