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鲁人善织屦(用布和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问题。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 |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
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徙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旺。这说明
A.不断创造需求,生产才能发展 |
B.生产决定需求,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 |
C.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 |
D.需求引导生产,有什么需求才能生产什么 |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此回答问题。这首诗主要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
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是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
读右图回答问题( )“木桶理论”蕴涵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C.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D.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25.“木桶理论”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
B.做工作必须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
C.办事情的关键是搞好整体 |
D.办事情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问题。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
“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阅读漫画《盲目》,回答问题。从哲学上看,漫画中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坚持了
A.错误的价值观 | B.错误的政绩观 |
C.拜金主义 | D.唯心主义 |
克服上述错误的关键要
①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③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④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做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