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 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系列会议10月6日在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举行,今年会议主题为“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主要议题包括实现茂物目标、可持续和公平增长、亚太互联互通等。此外,各方较为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经济结构改革等问题。
材料二 本年度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由于国内“关门”事件被迫取消了参加APEC领导人峰会的计划。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当地时间10月16日通过了联邦政府临时拨款议案,给予联邦政府各部门预算运营至2014年1月15日。这意味着从10月1日开始的联邦政府关门的尴尬暂告一段落。不少分析人士认为,16日通过的议案并未解决两党关于新财年预算的分歧,两党短期内恐将还有财政之争。美国联邦政府在几个月后将再次面临“关门”和陷入“政治瘫痪”的危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美国联邦政府面临陷入“政治瘫痪”危险的原因。
上海市从1995年开始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首创我国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之先河。下表是几年来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变化:
请用经济常识中“社会保障”的有关知识回答:
(1)最低生活保障金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2)为什么要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国外因素,阐述对“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阅读材料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材料一:2006年、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
材料二:目前,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两则材料所示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3)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加大解决力度。请从不同角度写出政府可采取的两项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先后召开了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国务院将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最后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全会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建设成就,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的建设规划,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1)运用我国政党制度和国家机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经济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必须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哪一种形式?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具有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