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材料二 我国矿产资源生产经营粗放。目前采选回收率仅为60%,比发达国家低10至20个百分点,共伴生金属综合利用率只有30%至5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目前,中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倍以上。
材料三 2013年春季,是1953年以来北京雾霾天气出现最多的一个冬天,雾霾话题成了北京市民最关注的气象问题,人类因此也受到了大自然各种严厉的惩罚──雾霾、洪水、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酸雨、全球气候变暖……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共同关注。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可以说,治理空气污染,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我国资源的哪些国情?
⑵解决我国面临的资源问题,我们要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
⑶材料三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
⑷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⑸面对我国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坚持什么战略?并对此战略加以解释。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多次法制宣传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度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当他们回到全国各地,一场自主创新的大比赛将在全国展开,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刘先生曾经是一名狩猎爱好者,他曾拎着猎枪走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他放下了枪,成为积极地环保者。2002年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环保者的心声:“我希望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都为环保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1)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中国乒乓球队是我国体坛一支战功卓著并保持长盛不衰的优秀运动队伍。有的外国运动员说:“与中国队比赛,总感觉面对的不是一个选手,而是一个集体。”为了国家和集体的荣誉,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宁肯牺牲个人利益,也绝不让国家和集体利益受损,在国外打球的一些乒乓名将,每当队里召唤时,都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归国执教或参赛。正是如此,中国乒乓球队才保持了历次世界大赛中的坚不可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回答:
(1)集体与个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如何为集体添光彩?
2010年4月19日,几名战士在整理玉树地震中遇难者的遗体,士兵李武等负责维持秩序。这时,一名十来岁的小姑娘看到即将下葬的亲人,悲痛万分,抓起李武的胳膊,猛地咬了一口。看到对方没有反应,她拔出衣服上的一枚3厘米长的胸针扎入李武的手臂。但李武依然默默不语。他事后说,“真正痛的不在手臂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这位小姑娘宣泄情绪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2)请你说出三种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