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逆反应2HI(g)
I2(g)+H2(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各物质的量的浓度比2 : 1: 1 |
|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
| C.生成2 mol H-I键的同时生成1 mol I-I键 |
|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 |
| B.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CaF2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
| C.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3所示,氢原子核外的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 |
| D.金属Cu中铜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所示,该金属晶体为最密堆积,每个铜原子的配位数均为12 |
下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离能 |
| 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
|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
|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
从电负性角度上看,下列各组元素间最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 A.H、F | B.Ca、S | C.Na、Cl | D.K、O |
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 |
| 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
| 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
| 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 |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错误的是()
| A.Na+ 1s22s22p6 |
| B.S [Ne]3s23p4 |
C.N ![]() |
D.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