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标本。
| A.甲→乙→丙→丁 | B.戊→丁→乙→丙 |
| C.乙→甲→戊→丁 | D.丁→戊→丙→乙 |
右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以后,散热量比t1时多,体温下降 |
| B.t2开始阶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体温会升高 |
| C.当环境温度为25℃时,散热量较少,产热量较多,体温会上升 |
| D.从t1到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 |
右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
| B.a、b和c |
| C.b、c、d和e处 |
| D.a、b、c、d和e处 |
2011年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依国际标准上调至事故最高等级7级。受放射性碘-131伤害最大的器官为
| A.肝脏 | B.胰岛 | C.甲状腺 | D.心脏 |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 |
| B.人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
| 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
| 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比较局限,反应时间短 |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 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
| D.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