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库车与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比较表。回答3—4题。

站名
北纬
东经
海拔(米)
年较差(℃)
平均气温(℃)
1月
7月

乌鲁木齐
43°54′
87°28′
653.5
40.9
-15.2
25.7
7.3
长春
43°54′
125°13′
236.8
36.9
-16.9
22.7
4.9
库车
41°43′
82°57′
1099.0
33.9
-8.1
25.8
11.5
沈阳
41°46′
123°26′
41.6
37.2
-12.7
24.5
7.8

据表可知,西北地区的气温与东北地区的气温比较

A.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
B.夏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
C.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D.冬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造成两个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的差异
B.海拔高度的差异
C.日照时数和地形类型的不同
D.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24~25题。
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水源丰富 B.劳动力廉价 C.科技发达 D.交通便利

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20~23题。

注:《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中黑色柱状为煤炭浅色柱状为电力
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

A.京包线 B.神黄线 C.大秦线 D.焦日线

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
施是()

A.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加强水运 D.建坑口电站

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
B.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该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D.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湿地和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8~19题。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08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 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回答16~17题。

如果以上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象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