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地 层 形 成 时 间 最 晚 的是
| A.M层 | B.N层 | C.P层 | D.E层 |
图中F岩体
| A.相 对 于 两 侧 岩 体 垂 直上升 |
| B.相 对于两 侧 岩体 垂 直下降 |
| C.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 |
| D.相 对于G侧岩体下降,相 对于P侧岩体上升 |
读右图,完成9~12题。
甲、乙两岛的共同点是
|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
|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
|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
| 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
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跨热量带较多 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③东西降水差异大 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优越的气候条件 | 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
| C.政府的优惠政策 | 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甲岛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 C.技术指向型 |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
下图是“某年部分国家占世界铝土矿及铝产量的比重图”,完成24~25题。
从工业区位因素来讲,炼铝业属于
| A.动力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 C.原料指向型 | D.技术指向型 |
盛产铝土矿但炼铝业欠发达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和巴西 | B.牙买加和几内亚 |
| C.美国和加拿大 | D.印度和中国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 m),完成21~23题。
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 A.200 m | B.300 m |
| C.400 m | D.500 m |
河流在图中段的流向是
| A.由东北向西南 | B.由西南向东北 |
| C.由西北向东南 | D.由东南向西北 |
如果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则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干旱 | B.沙漠化 |
| C.水土流失 | D.土壤盐碱化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完成17~18题。
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较少,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15~16题。
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
|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
|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多 | B.人口老龄化 |
|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 D.劳动力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