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增高 |
| B.城镇化水平已超过发达国家 |
|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
|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水文 | B.地形和气候 | C.土壤和植被 | D.地形和植被 |
下列省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冀—石家庄 | B.福建—闽—厦门 |
| C.重庆—渝—成都 | D.贵州—桂—贵阳 |
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山东省 | B.浙江省 | C.台湾省 | D.福建省 |
图5是世界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位于两大洲交界处的甲山脉是()
| A.乌拉尔山 | B.大高加索山 |
| C.阿尔卑斯山 | D.喜马拉雅山 |
受气候的影响,乙所在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 | B.乳畜业 |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畜牧业 |
若将丙湖所在地区的石油资源运送到我国新疆,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 B.海上运输 | C.铁路运输 | D.航空运输 |
读“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
|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
|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
|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
|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
该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主要的农产品有
| A.小麦、棉花、葡萄等 |
| B.玉米、甘蔗、葡萄等 |
| C.水稻、大豆、棉花等 |
| D.小麦、甜菜、葡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