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
①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②将斜面1与斜面2对接,让一个静止的小球沿斜面1滚下,小球将滚上斜面2。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斜面2的倾角,直至使它成为水平,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请根据伽利略的设计思想进行排序______(填写相应序号)。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把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揭示了力是______(选填“改变”、“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加速度 | B.时间 | C.质量 | D.路程 |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用图象法计算电动势和内电阻时,先要描点,就是在U—I坐标系中描出与每组I、U值对应的点,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点应当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偶然误差不能避免,所以U—I图线不可能通过每一个点 |
B.这些点应当准确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即U—I图线应通过每个点 |
C.不在U—I图线上的点应当大致均衡地分布在图线两侧 |
D.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去 |
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 )
A.1∶3 | B.3∶1 | C.1∶ | D.∶1 |
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的示数 |
B.电源的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
C.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改变 |
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