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第一年时,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积极参与接受西方的民主文化,“德先生”(民主一词英文音)和“赛先生”(科学一词英文音)成了主导的标志。
——(德)康德拉 .赛茨<<中国一个强国的复兴>>
材料二: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成了哪一运动的主导标志?写出“所有的知识分子”中两位杰出代表。
(2)《狂人日记》就是白话短篇小说,小说的作者是谁?结合材料二“法令”内容,说说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3)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写一项即可)?
(4)材料三中的被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
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孝文帝历史潮流迁都学习汉语民族汇聚
材料一:
材料二: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公元751年。那一年唐将高仙芝在中亚坦罗斯城与阿拉伯大食国的战争中失败,被俘去一批造纸工匠的士兵。当地人组织这些俘虏传授造纸方法,并在撒马尔康办起造纸的厂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形象地再现了造纸的流程,那么纸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
(2)分析材料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材料一显示的成果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但该成果制作原料是木材,又使得该发明成为吞噬森林的一大杀手。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请你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合理性建议。
材料一:2006年9月20日至10月10日,“国际孔子文化节”暨“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在山东曲阜举行,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开放合作发展”为主题。其主要活动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首次颁奖、海峡两岸奠孔大典、孔子文化产业高层论坛等。
—新华网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由材料一可看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是什么?并写出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举出一例即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的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探究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先人们留下的不仅是物质的财富,更有精神的财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盛行在;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谁的作品?
(2)与图三相关的绘画作品可谓是中国古画中的珍品。这位画家精于各种绘画风格,尤以最为突出,在绘画理论上,他提出什么著名的绘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