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美国《芝加哥华语乐坛》报刊文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们曾作出巨大牺牲,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骨。”
请回答:
(1)“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近代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请列出一项。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骨”?
(2)请写出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相关的现代节日。在这个神圣日子到来之季,你认为这些为了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到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10万大军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先开赴湖南、湖北战场。1927年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请回答: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北伐战争,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对象?
(2)在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叶挺独立团攻占了哪两座桥梁?在主战场上打败了哪一个军阀的主力部队?
(3)北伐战争取得了哪些重要战果?
(4)1927年,哪两个国民党右派分子发动了政变?他们所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如何?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今年(2014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3分)
在中国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这三位人物分别抗击过哪国的侵略?
(2)简述三位人物的英雄事迹。
(3)了解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后,你认为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14年,我国GDP达到63.65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材料三:新中国科技成就表
1964年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70年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
1999年 |
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
2003年 |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
2008年 |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人类太空行走的国家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两方面的成就?
(2)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哪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3)如果运用上述三则材料作为班级主题墙报的内容,请设计一个主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