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
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葡萄糖 | B.激素 | C.氨基酸 | D.血红蛋白 |
下图细胞I、II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I |
细胞II |
物质E |
物质F |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
病原体 |
抗体 |
抗原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入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受体 |
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过程,可描述为下列两幅图,请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D |
B.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
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
D.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18 |
下图是某高二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甲、乙装置水滴都左移 | 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 |
C.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 | D.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左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