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梁思成故居被拆的教训,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2012年起,某省投入资金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这样做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它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2009年我国实现结构性减税5000多亿元,为我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②意味着我国的税负将大幅度下降
③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重要体现 ④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之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
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途径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之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2010年2月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为2.7%,假如某市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900亿元。假设一年以后这些储蓄存款的利息收益缩水了22.05亿元,那么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
A.2.2% | B.2.25% | C.3.15% | D.不能确定 |
节能减排是今天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某校学生围绕节能减排这一问题展开了综合探究性学习。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国际社会加强节能减排的合作
2009年12月7日,19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以及第5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一是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三是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信息二中国为节能减排付出的极大努力
2006年3月,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两个主要约束性指标,即: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我国在1990年至2005年间,单位GDP能耗已经下降了47%。“十一五”前三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了10.1%,2009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35%,预计2010年底有望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两成的约束性指标。如果完成这一指标,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节省6.2亿吨标准煤,并至少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做出了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
信息三“小行为,大改变”,倡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其实就在身边:对于二氧化碳,每节约1度电,减排1千克;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少开一天车,减排8.17千克;用手洗代替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1)同学们就节能减排方面开展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请结合信息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请你结合信息二,说明我国的节能减排是怎样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的?
(3)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低碳生活是我们急需建立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请你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作为一个消费者该怎样去践行低碳生活。
在“上下班高峰时期该不该让座”的问题上,目前网络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工作已经很疲惫不堪了,如果不让,对得起自己,对不起道德;如果让了座,对得起道德,对不起自己。上述观点
①看到了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②不懂得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③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道德是根本对立的④没有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问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