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长到短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⑴若把每一段纸带的右上端连接起来,结果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纸带做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⑵为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段纸带的长度?答: ;
⑶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和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研究重锤下落的加速度,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得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①合理利用纸带中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请写出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举出一条即可):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②.
(2)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
、
、
、
、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4.22" cm、
="4.65" cm、
="5.08" cm、
="5.49" cm、
="5.91" cm、
="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vc= m/s,小车的加速度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2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如图:
|
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A 、B、C 为三个计数点,已知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 50Hz 交流电,测得 AB = 3.27cm、BC=8.00 cm ,则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vB=______m/s,加速度 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