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②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1)试推断B、F各是什么物质?
B F
(2)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3)写出②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分)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适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
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g。
①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 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一个即可)
(2)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6分)(1)运动会上常跑项目的发令枪里火药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红磷。扣动扳机时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写出这两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方程式为
2NaOH + X =" NaClO" + NaCl + 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4.4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由此可确定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将b中补充画出粒子的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将图b补充完整,你补充的依据是。
(3)反应物属于(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从楚王陵中出土的铁器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钢技术,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掌握了炒钢技术。炒钢是一种冶炼技术,冶炼时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象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1)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填“高”或“低”),炼得的钢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液态生铁中鼓风(通入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液态生铁中加进精矿粉(以赤铁矿为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波尔多液是果树生产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农药,它是用胆矾、生石灰和水混合制得的,在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在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5)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钢铁制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而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示):。
根据下列数型图像回答:
(1)图一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n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得到相同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______________。
(3)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______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当t2℃时,150g a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析出______a物质。
(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 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的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 变化关系如图四。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在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