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验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二苯胺分别鉴定还原糖和DNA时都要沸水浴
B.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用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进行染色前,需要先用盐酸对细胞进行处理
D.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为材料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筛选过程不会引起番茄种群的进化 |
B.①过程说明,抗病与高蔓均为显性性状 |
C.过程②可以选择F1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D.过程③体现了所有高等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
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B.原核生物的tRNA三叶草结构 |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
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