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49年,我国GDP总量只有358亿元人民币,而现在我国一天创造的财富就达820多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居民收入的85%用于“吃”,能吃饱饭是人们最大的心愿。而现在,人们不再为“吃饱”发愁,不少人开始操心减肥,喝起了减肥茶!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头10年,世界上只有20多个国家予以承认。目前,世界170多个主权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西方,流行这样一句话:到中国你可能会失败,但不到中国,你已经失败。
(1)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60多年来,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于是有些人自豪地说“我国已经处于发达阶段了!”你同意这些人的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材料“轮椅上的微笑天使”金晶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金晶是第三棒,就在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个藏族分子冲破重重阻拦来到金晶面前,企图从她手上将火炬抢走。金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但她的第一反应是将火炬藏入怀中。一位在现场的法国留学生后来这样描述:“那位姑娘把后背留给了暴徒,暴徒打她,拉她的手,但她就是把火炬死死保护住。”最终,暴徒被警察制服并带走,金晶的下巴却被抓破了,但她坚强地抬起头,举起了手中的火炬。现场的中国留学生都流泪了,他们高喊着:“姑娘,要坚强!加油!中国,加油!”巴黎市民也被金晶感染,鼓掌欢送她完成火炬接力。
(1)金晶被朋友们称为“轮椅上的微笑天使”,她为什么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2)金晶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先从我尸体上爬过去。”金晶对国家使命和崇高荣誉的珍视,对你今后人生的健康成长有何重要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 13分
1991年4月,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安徽采访希望工程,在众多的泥孩子中发现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见左图),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推出了全国为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她也一直靠资助,读上了大学。
13年过去了,苏明娟现在是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如今,她已从一个“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成为“希望工程”的参与者。近日传出苏明娟主动要求退出望工程对她的援助计划的消息,她利用自己课余和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达到自立自强,自己养活自己,尽管她也缺钱,但她要求把那些捐助给她的钱用在比她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继续供他们读书。
问:苏明娟本身也缺钱,也是个苦命人,但她要求把那些捐助给她的钱用在比她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继续供他们读书。为什么她放弃有钱的“乐”,而自己却用愿承担课余劳动维持学业的“苦”呢?请用本单元的知识回答。
王明是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在周末他向妈妈提出到同学李军家参加生日晚会,妈妈答应了,但是要求他在8点半以前必须赶回家。王明心想,李军的生日晚会7点钟才开始,那么快回家,太没道理,于是十分恼火,赌气跑出了家门。这天晚了,他不想回家,就留在李军同学家过夜。第二天回家后,他与父母大吵起来。请问王明这一做法对吗?为什么?
材料一:漫画《志愿一家人》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达2511万;从1993年到目前为止,全国累计已有2. 68亿人次的志愿者为全社会提供了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1)漫画中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行列中来?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呢?
(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志愿者们共有的品质和自觉的行动,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体会?
在班级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同学:卫生区、教室脏了不打扫;卫生工具乱放不去整理;同学违反纪律,不制止;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无所谓,好像一切与己无关。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如果这种现象长期蔓延,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3)请你为如何关爱班集体提几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