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为社区布置一期主题橱窗,下面是两则已有材料。
材料一:77岁的姜彩莲和85岁的金水清是一对空巢老人。几天前,金水清发病,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就一直未上医院。老人所在街道的居家养老院服务中心接到姜彩莲老人的求助电话,即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陪老人去看了病。该中心主要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
材料二:1980年—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统计表
年 份 |
老年人占总数人口百分比 |
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比 |
1980年 |
4% |
1:30 |
2000年 |
7% |
1: 10 |
2010年 |
10% |
1:8 |
(当老年人口占总比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 下列补充材料中,你认为对布置橱窗用处不大的一项是( )
A.新闻:《2012年世界卫生日主题:“老龄化与健康”》 |
B.通讯:《香港人如何养老》 |
C.调查报告:《教育专家谈隔代教育的隐忧》 |
D.图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在行动 |
请指出社区居民对材料二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
A.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 |
B.我国于198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
C.近年,我国养老问题非常严峻,平均每年8个劳动力就要要活1个老人。 |
D.3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慢慢变老,当年的财富创造者现在需要全社会来关爱。 |
根据材料一拟写的两条新闻标题,你决定用哪一条,为什么?
A.空巢老人:谁来陪我看病——养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来相助
B.居家养老中心与志愿者送空巢老人看病
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语意协调。
雕琢自我的过程是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不断显露自我的过程。如果没有经历工匠千刀万刃的切割,王冠上的钻石怎么能够发出如此炫目的光泽;
,;,。让痛来得更猛烈些吧,也许明天我们就开始脱胎换骨。
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感悟语文】语文是什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
你想说:。【品味语文】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鲁迅的意思是:
柯勒律治的意思是:
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中国梦”催生“山西梦”,激发“我的梦”。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山西会因为梦想 ;我会因为梦想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孝女当家”孟佩杰,8岁时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褥疮药膏。孟佩杰一直悉心照料养母刘芳英,不离不弃。
材料二: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上面两人的事迹让我们记住了“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想起了很多孝敬父母的名句,把你知道的写下来。(两句即可)(3分)
母亲节到了,班里组织“感谢母亲”的活动,请你准备一幅对联送给自己的母亲。(2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则新闻的基本内容(2分)
沈阳晚报讯(记者 郭宏颖)10月30日,记者获悉,为全面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沈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将迁至浑南新区21世纪大厦。目前,两个中心的新址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即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