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①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
②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
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
③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m/s.(取9.8m/s2)
(8分)已知太阳能电池组的电动势约为8V,短路电流约为4mA,为了精确地测出它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除导线和开关外,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A.电流表:量程5mA,内阻约为10Ω |
B.电流表:量程20mA,内阻约为40Ω |
C.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为5kΩ |
D.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
E.滑动变阻器:电阻4kΩ
F.滑动变阻器:电阻40kΩ
(1)为使实验尽可能方便、安全、准确,选择用上述仪器中的(用仪器前的字母表示).
(2)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3)该电路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和真实值相比较,测得的内电阻和真实值相比较.(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尺每小格0.95mm)测量某工件的长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mm.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滑轨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滑轨平行
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 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应使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本装置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要求是。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4-6V D.直流4-6V
(3)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下图。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上,则此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A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在《验证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我们需要对使用的两只弹簧秤进行校对,看两只弹簧秤是否完全相同,校对的方法是()
A.看两只弹簧秤的外形是否一样,是否由同一厂家生产
B.把两只弹簧秤的钩子互钩着水平地拉动,看两者示数是否完全相同
C.把两只弹簧秤的钩子互钩着一上一下竖直地拉动,看两者示数是否相同
D.把两只弹簧秤的钩子互钩着,任意地拉动,看两者示数是否完全相同
(2)在《验证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小误差的有()
A.F1、F2两个力的夹角尽可能大一些
B.F1、F2两个力越大越好
C.在拉橡皮条时,弹簧秤的外壳不要与纸面接触以避免摩擦
D.拉力F1、F2的方向应与纸面平行,弹簧及钩子不与弹簧秤的外壳及纸面接触以避免摩擦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