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路中电流小于0.6A.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的正负极,那样会造成电源_________(选填“通路”、“断路”或者“短路”),电路中___________很大,会损坏电源.所以图中实物连接应该去掉导线________(选填导线序号).
(2)改正上述错误以后,图还有一处连接有错误,该错误会产生的现象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________(选填“向左”或者“向右”)偏转.
(3)小红利用以上装置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得到表中数据:
| 接法 |
灯泡L1电流I1(A) |
灯泡L2电流I2(A) |
总电流I(A) |
| 串联 |
0.12 |
0.12 |
0.12 |
| 串联 |
0.18 |
0.18 |
0.18 |
| 并联 |
0.21 |
0.21 |
0.42 |
| 并联 |
0.22 |
0.26 |
0.48 |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小红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多次实验探究,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性;
②分析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I、I1和I2的式子表达).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光的色散现象”.
(1)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 .说明红光的外侧有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 .
(2)实验过程中,小明为了使温度计的示数升得更快,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的颜色是 ,同时将温度计尽可能 (远离/靠近)三棱镜.
(3)若在紫光的外侧放置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则可观察到 .说明在紫光的外侧也存在着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 .
润扬中学八(5)班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两座建筑物A、B之间(相距约150m)的空旷地带做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
(2)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A.测量出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s;
B.某同学在A处大喊一声,并同时开始计时,听到回声时停表,将记录时间t;
C.声速的表达式为v= _________ ;
D.重复上述步骤,再测两次,并求出声速的平均值.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_ .
(3)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___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填“点燃”、“未点燃”)的同样大小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家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端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在装置甲、乙的来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B与D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4)在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气球 (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热量最多。
(5)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烧瓶与图中的相同)。比较甲、乙和丙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 ,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