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溶液(乙二醇和丙三醇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请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分离以上混合液,选用装置正确的是(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是原料
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所需要的产物, 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过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甲烷→一氯甲烷 | B.氯乙烯→聚氯乙烯 |
C.乙醇→乙醛 | D.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纤维 |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一定反应限度时,该反应就停止了 |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 L-1· s-1”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 L-1 |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
D.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而言,化学反应速率大的不一定反应就快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
C.氯化镁的电子式![]() |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烯 | B.氢氧化钾溶液 | C.二氧化硫 | D.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