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
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
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
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
D.氯气与苯在氯化铁催化下反应(氯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O、△S>O |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40.O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
C.已知2H2(g)+O2(g)![]() |
D.已知2C(s)+2O2(g)![]() ![]()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
B.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XH4>YH3>HW |
C.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化合所得产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
D.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以表示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
B.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C.图③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
D.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N2O5(g)4NO2(g)+O2(g) △H>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s |
0 |
500 |
1000 |
1500 |
c(N2O5)/mol•L-1 |
5.00 |
3.52 |
2.50 |
2.5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min)
B.若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125,则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50%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D.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N2O5)>5.00mol•L-1
下列关于置换反应:X+Y→W+Z(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金属单质,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金属单质 |
B.若X是非金属单质,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非金属单质 |
C.若X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
D.若X是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W和Z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非金属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