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
(3)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必得裨补阙漏 下列句中“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A.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在选段中,诸葛亮给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谈谈这条建议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注释】①休焦:不要着急。 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 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
(1)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 ”。(用原句回答)
(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 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篆籀(zhòu):即篆书。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 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宋狄武襄青 ①征依智高 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的,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之,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 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武襄 驻节而祷之
② 俟凯旋
③败智高 师
(2)用/给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诸青纱笼覆,手自封焉。
(5)狄青与《陈涉世家》中的陈胜都借助神灵来谋事,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 ①,捷言庆忌②,勇期贲、育③.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④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⑤,犯属车之清尘⑥;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⑦,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注释】①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②庆忌:吴王僚之子。《吴越春秋》说他有万人莫当之勇,奔跑极速。③贲、育:孟贲、夏育,皆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勇士。④卒然:即“猝然”,突然。⑤骇不存之地:指野兽被逼惊骇,到了不能容身的地方,必然竭力反扑。⑥属车:随从之车。清尘:尘,即尘土;清,尊贵之意。文中因不便直说汉武帝,故说“犯属车之清尘”。⑦“是胡越”二句: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时遇到的危险情景,犹如外患发生在身旁。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朝服衣冠 |
服: |
|
②王之蔽甚矣 |
蔽: |
|
③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 |
闻: |
|
④窃以为人诚有之 |
诚: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3)甲、乙两文都是委婉劝谏君王,但目的不同,请分别予以概括。
《资治通鉴》两则
江左夷吾
周 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 ②,见睿微弱,谓曰:" 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新亭对泣
诸名士相与登新亭 ③游宴,周一中坐叹曰:"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 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
【注释】①周: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
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
④戮:通"勠",并力,勉力。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睿微弱, 曰
②因相视流
③王导愀然变 曰
④众皆收泪 之
(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句子的意思。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4)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
(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迫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迫感往事 ①
宋 陆游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②。
不忘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