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 (人名)。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仙则 名(名称,名字) |
B. |
有龙则 灵(神异) |
C. |
斯是陋室(这) |
D. |
无案牍之劳 形(形体、躯体) |
(3)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方框处填写相应内容。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下列诗句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B.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C.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D.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5)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共同的生活态度。
【链接材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2)俟其欣悦( )(3)媵人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下列加点的词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 B.食之不能尽其材 |
C.蝉则千转不穷 | D.策之不以其道 |
你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①、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③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节选《资治通鉴·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注】①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
②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③范增:项羽的谋士。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因以与之()不绝粮道()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三 者 皆 人 杰 吾 能 用 之 此 吾 所 以 取 天 下 者 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取胜而告终。从选文看,刘邦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曹刿论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徧 ()(3)神弗福也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忠之属也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B.何以战可以为师矣 |
C.乃入见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D.又何间焉且焉置土石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结合语句,你发现曹刿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豫章①大祲②。新建县一民,乡居窘甚,家只存一水桶,售银三分。计无复之,乃以二分银买米,一分银买信③,将与妻孥④一饱食而死。炊方熟,会里长至门,索丁银。里长远来而饥,欲一饭而去,辞以无。入厨见饭,责其欺。民摇手曰:“此非汝所食。”因涕泣告以故。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曰:“若何遽⑤至此!吾家尚有五斗谷,负归以延数日。”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出之,则有五十金在焉。民骇曰:“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误置其中。渠⑥救我于死地,我安忍杀之!”持金还之。
【注】①豫章:郡名,在今江西。②祲:这里指遭灾。③信:砒霜,一种毒药。④孥:儿女。⑤何遽:如何。⑥渠:他。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A.新建县一民,乡居窘甚(难堪) | B.欲一饭而去(吃饭) |
C.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吃完) | D.负归以延数日(邀请)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因涕泣告以故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B.则有五十金在焉且焉置土石 |
C.将与妻孥一饱食而死登轼而望之 |
D.因涕泣告以故属予作文以记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②渠救我于死地,我安忍杀之!”这则故事中里长和乡民各自表现了哪些优秀品质,请分别简要概括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1)孙叔敖疾(2)戒其子曰
(3)吾不受也(4)王果以美地封其子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从孙叔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