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2)俟其欣悦( )(3)媵人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下列加点的词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 B.食之不能尽其材 |
C.蝉则千转不穷 | D.策之不以其道 |
你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 | B.市鞍马(买) |
C.长而益精(更加) | D.易男装(穿) |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皆次当行()数()建奇功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
文中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阅读理解
王于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子,即_________自谓,_________代人,政治家、思想家、________家。
下列句子中,对“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仲永之通悟(结构助词,的)
②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
③受之天也(代词,它,指“通悟”)对“且为众人”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①尚且为了大家
②尚且变成一般人
③将要成为一般人
④尚且是一般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字词。
(1)邑人:
(2)利其然:
(3)扳:
(4)环谒:解释下列字词并给画线字注音:
(1)称()_________
(2)泯然()_____________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
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
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用原文填空。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