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G动/N |
物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动力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0.5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0.5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0.5 |
4 |
0.1 |
2 |
0.3 |
① |
5 |
1 |
4 |
0.1 |
② |
0.5 |
|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 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小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把蜡烛B放在薄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的位置,进一步研究可得出: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重合,由此可得出:像与物
的相等。
如图所示,小青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她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上开始进行称量。
实验步骤:
①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③用天平测出瓶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瓶与液体的质量m1=g。
液体的密度ρ=kg·m-3。
为了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热的因素,小亮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装满煤油,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RA>RB),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分别设计了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电路。
(1)小亮用图(甲)电路探究的问题是;
(2)按照图(乙)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亮通过观察不同,可以比较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图是四位同学用带风叶的小电动机M、电热丝R、开关和插头,设计的简易电吹风机电路。要求:吹风机电路只闭合开关S1时吹冷风;只闭合开关S2时既不发热也不吹风;同时闭合S1和S2时吹热风。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如图(甲)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水。小明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有关。如图(乙)所示,烧杯里装有同种液体,小明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