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同学在探究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好差时,选用了一只轻薄的纸盒、一只厚重的木盒、两只有振铃的响钟。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只闹钟放在桌面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b.紧接着罩上纸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c.将另一只闹钟放在桌面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d.紧接着罩上木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他发现,两次罩上盒子后听到的声音大小几乎相等,于是他得出轻薄的纸盒和厚重的木盒隔声性能是一样的。
(1) 小华认为李强同学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请你思考李强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合理或不妥当之处(至少写出两处)? , 。
(2) 小华设想了以下实验方案:将同一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 .
(3)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距离 |
最长 |
长 |
短 |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4) 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也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我国已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有机会驾驶“嫦娥”号飞船到达月球上,请你探究下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月球上的物体由于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若想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则:
①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③测得实验数据后,你如何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1)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图中两个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在上诉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_________,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有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理想实验__________(填“是”或“否”)直接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2)小明在学完浮力知识后,用如下器材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①、仔细观察上述步骤的示意图,期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甲乙丙丁戊中的____________;
②、这次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丙丁戊”四个示意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
、
,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__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能测出铁块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已知
、
、
、
和
)。
(3)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有“2.5V”字样,测量电路图如图:
电路图中E表和F表分别为__________(填A或B)
AV和A, BA和V
正确接入电表后,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某个位置是,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其电压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填a或b)段滑动,表中为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老师认为该同学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的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W。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b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和;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
D.乙同学; |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