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电阻约为10Ω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滑到电阻最大的位置,还有一处是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10.1Ω,R2=10.2Ω,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三次实验数据,最后得出Rx= Ω.
(4)小瑞同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案,经讨论后同学们达成共识,设计的电路如图(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
③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
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
请用所测物理量写出未知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
Rx=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选填变大、不变、变小),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请完成下列内容.
(1)如图是假想的恐怖分子在飞机上安放的定时爆炸装置设计的部分电路.A、B和C、D两点间:一处连接的是阻值为十几欧的定值电阻R2,另一处连接的是一个起爆器,起爆器内有一个由电阻率很大的电阻丝绕成的电阻较大的线圈,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线圈发热引爆炸药爆炸,起爆器可由定时开关控制是否引爆(S表示定时开关),请你根据起爆器的工作要求,在图中A、B和C、D间分别画出起爆器(用电阻R1表示)和定值电阻R2.
(2)某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要拆除这个定时爆炸装置,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电线(选填“a”或“b”).
(3)小明解答上述两问后对“电阻率”一词产生了兴趣,上网查得,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横截面积成反比,计算公式为R=ρ×L/S,式中R表示导体的电阻,L表示导体的长度,S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ρ表示材料的电阻率,它是指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的电阻值.
下表是一些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如果起爆器内的线圈也是由表中某种材料制作,你认为选用较好,若线圈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为0.1mm2,阻值为200Ω,则电阻丝长为m.
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材料 |
银 |
铜 |
铝 |
铁 |
镍铬合金 |
电阻R/Ω |
0.016 |
0.017 |
0.027 |
0.096 |
1.0 |
小星同学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
(1)如图甲是他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2)小星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但是电压表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选填“短路”或“断路”).排除故障后,小星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为2.2V,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3)实验结束后,小星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滑动变阻器的PB部分比CP部分热,这是因为.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将焦距为f1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焦距为f2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缩小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第二次光屏应该向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3)通过实验现象可以比较先后两个凸透镜的焦距:f1f2(选填“>”或“<”、=)
(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现在有一种治疗近视眼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选填“强”或“弱”)些。
小双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探究课本与课桌面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将一个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课本,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N.
(2)在课本上又放了另一个同学同样的课本,改变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这种方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通过多次实验,她们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课本册数 |
1 |
2 |
3 |
4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2 |
4 |
6 |
8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他们又把另一本封面光滑一些的数学课本单独放在同样的水平课桌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测出示数要小一些,于是他得出结论:课本与课桌间的粗糙程度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小明认为他们的做法不可行,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