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载,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书籍。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思想家与革命派都希望得到日本支持 |
|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
| C.维新思想家利用日本学术思想反击顽固派 |
|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善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
|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
|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
|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丁^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社会契约论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革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临港澳 | B.政策扶持 | C.科技领先 | D.资源丰富 |
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说明()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 B.已经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
|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