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B.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D.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兄弟三人,都以华为字,本无特殊寓义。彭德怀给自己起的号叫“石穿”,鼓励自己要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后来他依据《论语》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说法,改名彭德怀,意为自己不想升官发财、置办土地,而要做一个有道德、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彭德怀”这一名字基于
A.宗法制 | B.传统习俗 | C.个人志向 | D.时代特色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B.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史 | D.材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 |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A.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 B.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C.实施莫洛托夫计划 | D.签署《友好同盟条约》 |
图反映了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情况。其中导致出现1933-1935失业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二战开始全面爆发 |
B.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
C.国际贸易大幅回升 |
D.经济危机完全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