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
|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
|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
|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
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起义成功”指的是
| A.南昌起义 | B.武昌起义 |
| C.广州起义 | D.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
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
| B.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
|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
| 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
有人统计,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对宋代实行的这种高薪制,理解正确的是
| A.保障了官员的廉政 |
| B.容易助长奢侈之风 |
| C.是造成宋代积弱的主要原因 |
| D.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 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
| 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吴日法在《徽商便览》中说:“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处,人民即聚族居之。以人口孽乳(注:生育)故,徽地所产之食料,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于是经商之事业起,牵车牛服远贾,今日徽贾之足迹,殆将遍于国中。”材料说明
| A.徽民较早有改变重农抑商的观念 | B.徽商足迹遍布全国 |
| C.地理环境促使徽民走上经商之路 | D.徽商经济实力贫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