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篮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美国获得的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准许华工出国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东欧剧变的含义包括( )
①东欧各国共产党或工人党丧失政权②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③东欧各国经济上面临严重的困难④东欧各国在政治上面临严重的困难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④ |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
B.实业救国思潮的积极影响 |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七七事变时的卢沟桥》
材料二中国军民自1937年起就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约180万以上的日军。侵华8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和约半数的陆军航空兵,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使日本统帅部只能投入陆军基本兵力的1/5和不到1/2的陆军航空兵,协同海军作战。……为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反攻创造了条件。日本由于陷于中国战场,即使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日本仍不敢贸然北犯苏联。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才使反法西斯联盟“先欧后亚”的战略得以实施。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1300多亿美元。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件事的必然性,并概括指出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贡献。由此说明了什么?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①民族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④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