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   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


A.       B.     C.      D.

《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中国低价劣质的商品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