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错误的是

A.设厂地址拥有最早开埠通商的有利条件
B.美国的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在中国加工提供了可能
C.成为近代企业的途径是手工工场采用了机器生产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
“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A.“仁”是天理的核心 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者“爱人” 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