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典文学院决定把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喜讯传出,立刻在国内引起轰动。据有关人士分析,此次莫言获奖,或可引发文学、语言等专业重新追捧。在国人为之欣喜之余,也再次激起人们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热情。
材料二:莫言接受记者专访(节选)
记者:莫言老师,您好。先向您说声抱歉,这个时候采访您实在是给您添乱了。我知道您这个时候特别忙,也特别累。
莫言:你没有错,都是① 。
记者:诺贝尔文学奖有错吗?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国人对待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错了。
记者:② ?
莫言: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与奥运比赛不一样,奥运会你得了奖,得了冠军,你就真的是世界第一了!但是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不能说你就是最好的,你的作品就是最好的。有可能一个什么奖都没拿到的,他比你更是一个好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比你的更好,这都不一定。所以对待诺贝尔文学奖不必盲目迷信。
材料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各界掀起另一股“莫言热”,与文学无关,只与利益相连。小到烧饼、炉包,大到城市规划,高密以及周边地区都在因莫言分享着这场“诺贝尔”盛宴。难怪高密人都说,眼下高密最知名的特产其实是“莫言”。请联系上下文,在材料二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根据材料二中莫言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推断,你觉得莫言对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会有什么看法?请试着写出来。
“莫言”与“中国好声音”“舌尖上的中国”“元芳”一起当选2012年流行文化热词,你认为“莫言”当选热词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承诺,有时只是一句话,一个点头,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的,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成的铮铮誓言;,;,。作出了承诺,就倾注了无悔的真情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但你可以 ;你不能,但你可以;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阅读下面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中心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一次地名普查资料显得陈旧和不齐全。从今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市再次开展普查。此次活动要全面清查掌握地名现状,注销废弃地名,补充现有地名,对不规范的地名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